实用中药师手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实用中药师手册精美图片
》实用中药师手册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实用中药师手册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596502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7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81.8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大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全面的中药材介绍,详细的临床指导。提炼中药学教材重点,囊括中药师技能。


内容简介:

《实用中药师手册》立足目前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末零售药店全部配备执业药师的政策要求,以现代中医药发展对中药师的专业技能要求为线索,介绍中药师业务、中药临床应用知识、临床常见症状的中药治疗和常见病证的中药治疗。全书分为基础篇、药材篇、临床篇3编,基本囊括了当前中药师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并且紧扣“药要懂医”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该书可供从事中医药教学、医疗、科研人员,尤其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上编  基础篇 001

章 药师修养 002

节.药学伦理学特点 002

第二节.药学伦理学概念与任务 003

第三节.学习药学伦理学的意义与方法 005

第四节.药学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007

第五节.药学道德基本范畴 012

第二章 中药师业务 014

节.中药房工作概述 014

第二节.中药店工作概述 018

第三章 中药商品管理 026

节.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026

第二节.中药的命名 033

第三节.中药来源和资源 035

第四节.中药材商品的品质规格 040

第五节.中药材进出口概况 042

第六节.中药材鉴别 043

第四章 中药炮制业务 050

节.中药炮制的目的与功效 050

第二节.中药炮制的方法 051

第三节.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064

第四节.中药炮制品质量控制 068

第五节.饮片切制 072

第六节.饮片类型及其切制方法 075

第五章 中药调剂业务 078

节.中药调剂管理意义 078

第二节.中药调剂工作的中心 078

第三节.中药调配规范 079

第四节.中药调剂室 080

第五节.调剂室工作制度 082

第六节.中药常用别名 083

第七节.处方管理制度 093

第八节.药品供应管理 095

第六章 中药制剂业务 099

节.中药制剂的基础设置 099

第二节.制剂生产工艺及质量管理 100

第三节.药物粉末的等级 119

第七章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 122

节.中国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122

第二节.药用植物学研究 138

第八章 中药临床应用知识 144

节.药品的概念 144

第二节.药品的特殊性 145

第三节.中药制剂卫生标准 146

第四节.中药的药性 147

第五节.中药的配伍与禁忌 149

第六节.毒性中药的管理 151

第七节.汤剂使用注意事项 155

第八节.常用中草药解毒方法 161

第九章 中药临床药学 163

节.中药药理研究 165

第二节.中药药效学研究 168

第三节.显微镜及实验技术 172

第四节.中药毒理研究方法 182

第五节.中药药动学研究方法 186

第六节.中药临床药学服务 187

中编  中药篇189

第十章 常用中药材应用参考 190

节.解表药 190

第二节.清热药 216

第三节.泻下药 280

第四节.祛风湿药 287

第五节.芳香化湿药 310

第六节.利水渗湿药 319

第七节.温里药 341

第八节.理气药 353

第九节.消食药 370

第十节.驱虫药 376

第十一节.止血药 380

第十二节.活血祛瘀药 394

第十三节.化痰、止咳平喘药 426

第十四节.安神药 458

第十五节.平肝息风药 466

第十六节.开窍药 479

第十七节.补虚药 481

第十八节.收涩药 532

第十九节.涌吐药 547

第二十节.外用药及其他 548

第十一章 常用中药炮制品 558

节. 炒法 558

第二节. 第二节.炙法 583

第三节. 第三节.其他方法 510

第十二章常用中成药应用参考 620

节. 概述 620

第二节. 第二节.常用中成药 621

下编临床篇 699

第十三章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知识要点 700

节.中医内科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700

第二节.中医内科疾病辨治原则 701

第三节. 外感六淫病证辨治 713

第四节. 内生五气病证辨治 718

第五节. 脏腑病证辨治 723

第六节. 气血津液病证辨治 753

第十四章 临床常见症状的中药治疗应用要点 761

节. 头面部症状 761

第二节. 胸腹部症状 770

第三节.四肢症状 780

第四节.皮肤症状 783

第六节. 全身症状 786

第七节. 二便症状 791

第八节. 男科症状 796

第九节. 妇科症状 798

第十五章 临床常见病证的中药治疗应用要点 807

节. 呼吸系统疾病 807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 816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824

第四节. 泌尿系统疾病 844

第五节. 血液系统疾病 853

第六节. 神经系统疾病 857

第七节.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862

第八节. 风湿性疾病 865

第九节. 妇科疾病 867

第十节. 儿科疾病 892

第十一节. 五官科疾病 907

第十二节. 皮肤科疾病 914

第十三节. 传染性疾病 920

第十四节. 其他疾病 923


作者介绍:

赖小平,研究员,二级教授,博士导师,珠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学位办中医药学科评议组专家,广州医药集团独立董事。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兼新药开发研究中心主任,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院长,广东省中药新药研发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担任《中医药现代化》、《中成药》等杂志编委,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副主编。致力于南药资源开发利用、中药新药、健康产品研究、中医药现代化和数字化研究,承担国家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的系列战略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面上课题3项,国家“十一五”、“十二五”中医药现代化支撑计划课题5项,国家“973”中医药基础研究子课题2项等,为中医药现代化和中医大健康产业做出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黄红中,1996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分配到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工作至今。曾师从有“活药典”称号的谭树辉教授,对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控制”研究与体会颇多。长期在医疗一线工作。任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专责医疗主管。2011年作为卫生部国家医疗队专责队员赴多省份的“老、少、边、穷”地区巡回医疗工作。对如何让普通群众更合理地利用中医药,以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做了很多的努力与尝试,也体会颇深。主编的《中药材饮片鉴别图典》获得2005年度国家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著作奖;主编的《家庭中医求诊手册》列为中山大学中医高级研修班指定教材。出版《常用中药材彩图手册》《中医营养治疗学》《常用中药应用忠告》《中药师手册》《药食同源-药膳食疗实用手册》等著作。 

叶文平,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急诊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会常务委员,惠州仲恺高新区医学专家库首批专家,仲恺高新区社会管理专家顾问,惠州仲恺高新区青联会常务委员。主持和参与省级、市级课题多项,在*和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十章. 常用中药材应用参考

节.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麻  黄

为麻黄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或木贼麻黄E. equisetina Bge. 和中麻黄E.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 的干燥草质茎(其根亦入药)。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辽宁、四川等地。立秋至霜降之间采收,阴干切段。生用、蜜炙或捣绒用。

【别名】草麻黄、中麻黄、田麻黄、朱心麻。

【饮片性状鉴别】

①草麻黄:药材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饮片切成1~3cm 短枝,外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间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上部裂片2枚(稀3枚),锐三角,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缘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而微苦。

②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表面有粗糙感。节间长2~6cm,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枚(稀2枚),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余似草麻黄。

③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表面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长1~2mm;裂片2枚(稀3枚),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余似草麻黄。临床上使用的麻黄饮片大多为统装货。切成短枝,或用蜜炙。以外表色淡绿或黄绿,内心色红棕,手拉不脱节,味苦涩者为佳;色变枯黄、脱节者不供药用。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平喘,利水。

【用量用法】1.5~10g,入汤剂。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或生用。炙用、捣绒后作用平缓。

【附注】该品含多种麻黄碱及挥发油,含量因品种产地不同而差异较大。古人麻黄去节,但据现代研究,节仅占全草的3%,麻黄节生物碱的含量是节间部分的1/3,故今入药多不去节。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装入密闭容器中。

【临床参考】

①临床上常用的辛温发汗药,除散寒解表力较强,还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表证已解,但仍有喘咳,需继续用麻黄治疗的可改用炙麻黄。生麻黄发汗解表力大,炙麻黄发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较好。用麻黄治疗喘咳,宜配伍杏仁。麻黄宣通肺气,杏仁降气化痰,麻黄性刚烈,杏仁性柔润,二药合用,可以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属热性咳嗽(喘)见痰黄稠、喉燥咽干、口鼻气热、遇热则喘咳加重、苔黄、脉数等,可加入生石膏、黄芩、知母等以清肺热,常用方剂如麻杏石甘汤、定喘汤等,可资参考。

②麻黄还可以行水消肿,主要用于上半身水肿明显,或急性水肿兼有表证的治疗。治疗水肿,或从汗解,或从二便解,这与“肺主皮毛”“肺布津液下输膀胱”“肺与大肠相表里”“水肿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等理论有关。文献记载,用越婢加术汤加减治疗肾炎水肿,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③《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尚有“破坚积聚”的作用,阳和汤就是麻黄、熟地黄同用以消散阴疽、痰核、流注结块的好例子,麻黄得熟地黄则通络而不发表,熟地黄得麻黄则补血而不腻膈,根据这些经验,用麻黄、熟地黄、白芥子、桂枝、红花、鹿角霜、炙穿山甲等随证加减,治疗肢端动脉痉挛、闭塞性脉管炎等病,确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仅供参考。

【使用注意】本品因性温,故外感风热、单臌胀、痈、疖等证均不可用;因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咳喘由于肾不纳气者均应忌用。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赖小平作序推荐。

2. 全面的中药材介绍,详细的临床指导。

3. 提炼中药学教材重点,囊括中药师***技能。

4. 全书内容科学、系统、规范、新颖,切实指导实际工作。


书摘插图


前言

我国中药从业人员除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师带徒”形式培养出来的行业人才,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中药从业人员队伍将更为壮大,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我国的中药现代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药学人才与临床医学人才一样需要不断的业务再教育,如此庞大的人才队伍,如何提供从业规范指引,业务技能再提升,是中医药界面临的严峻课题。

《实用中药师手册》对中药师岗位职责、中药调剂、中药商品管理、中药饮片炮制、中药临床应用、常见病症的诊断与治疗均作了详细的介绍,是中药师快速提升业务技能非常必要的补充。

新时代的中药师将勇于承担起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历史使命,按国家规范实施中药行业服务,科学发展中药行业。

《实用中药师手册》作为一本业务工具书非常实用,故本人愿意为该书作序,并希望该书能有效帮助中药行业人员的工作,共同促进我国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

赖小平

2016年3月于广州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书籍完整(72+)
  • 四星好评(496+)
  • 快捷(368+)
  • 赚了(306+)
  • 图文清晰(479+)
  • 小说多(505+)
  • 无多页(648+)
  • 二星好评(489+)
  • 博大精深(238+)
  • 傻瓜式服务(177+)
  • 已买(117+)

下载评价

  • 网友 隗***杉: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国***芳:

    五星好评

  • 网友 辛***玮: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家***丝:

    好6666666

  • 网友 陈***秋: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焦***山:

    不错。。。。。

  • 网友 游***钰: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訾***晴: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相***儿: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丁***菱: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