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被害人与恢复性司法(现代西方犯罪学译丛)现代西方犯罪学译丛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解读被害人与恢复性司法(现代西方犯罪学译丛)现代西方犯罪学译丛精美图片
》解读被害人与恢复性司法(现代西方犯罪学译丛)现代西方犯罪学译丛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解读被害人与恢复性司法(现代西方犯罪学译丛)现代西方犯罪学译丛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1139353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3
  • 页数:275
  • 价格:36.1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在章中,我们将着重探讨被害人以及被害过程,其中包括犯罪对被害人产生的效应;该章也涉及被害人回应被害过程的各种方式。同时,我们也会简要评论被害人学文献中所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本章将始终考虑从总体上甄别对以被害人为中心的路径形成挑战的各种问题。

在第二章中,我们会将重点转向以被害人为中心的决策。在该章中,我们将首先考察两种以社会福利为基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刑事司法制度而运行的措施。其中种涉及对遭受犯罪侵害的被害人给予国家补偿的规定;第二种则包含了被害人援助方案。以被害人为中心的政策回应与恢复性司法具有相同的“损害救济”目标,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与恢复性司法观念相互协调,即使它们既不像后者将重点放在犯罪人对被害人承担的个人责任上,又不涉及一个包容性的决定程序。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在表1.1中将其描述成一个单独的“福利模式”的原因。

在第三章中,我们将考察被传统刑事司法制度所接纳的以被害人为中心的某些主要措施。它们包括各种力图使再次被害(Secondary Victimization)的影响小化、提高被害人参与该程序的能力或者以经济补偿的形式为被害人提供救济等措施。就已经被普通法司法制度所接纳的各种被害人参与措施而言,它们通常多为被害人与刑事司法决定者(包括裁判者)之间进行交流提供一个单向通道,而缺少促进主要当事人之间对话的可能性。因此,它们既无法满足包容性参与的原则,又不能保持一种“平衡关注”。而这两点都是恢复性司法路径的标志。

在第四章中,我们论述的重点将从福利性措施和刑事司法措施转向恢复性司法路径及其与被害人的潜在关系。作者辨析了恢复性司法对刑事司法制度的各种批评,而且该批评与各种潜在“改革议程”及其对被害人的意义联系在一起。作者辨析了近期关于恢复性司法发展的政策措施,而且评价了其对被害人的影响。

在第五章中,依据从各个法域收集到的实证资料,作者评价恢复性司法程序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被害人的需求。

后,第六章将从更具批评性的以被害人为中心的视角出发评价恢复性司法。这一视角来自于章所提出的有关问题。第六章评价恢复性司法的局限性;考察恢复性司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处理诸多被害人学文献所提出的有关担忧;赞同恢复性司法的主张即在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当事人的利益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


书籍目录:

丛书主编序言

鸣谢

引言

 尝试定义恢复性司法

 分析框架

 本书结构

 注释

章 被害人、被害与被害人学

 有助于被害人“能见度”提高的因素

 被害人:身份和属性

 被害及其效应

 被害人对被害的回应

 被害人学及其类型

 概要

 注释

 延伸阅读

第二章 以被害人为中心的决策:“福利路径”

 福利模式

 刑事损害补偿方案

 被害人援助

 结论

 注释

 延伸阅读

第三章 被害人与刑事司法制度

 被“剥夺权利时代”无视的被害人

 以被害人为中心的政策措施

 赋予被害人权利:传统刑事司法路径

 盘点:在传统刑事司法框架内纳入被害人的意见

 注释

 延伸阅读

第四章 恢复性司法及其对被害人的意义

 恢复性司法运动的知识根基

 被害人和刑事司法制度的政策含义

 恢复性司法路径的类型

 结论

 注释

 延伸阅读

第五章 以被害人的视角评估恢复性司法:经验证据

 恢复性司法与被害人:研究成果概述

 结论

 注释

 延伸阅读

第六章 全面评价恢复性司法

 承认恢复性司法的局限性

 从“理想被害人”模式评价恢复性司法

 达到平衡抑或缺乏相互制衡

 概要和后评论

 注释

 延伸阅读

词汇表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在《解读被害人与恢复性司法》第一章中,我们将着重探讨被害人以及被害过程,其中包括犯罪对被害人产生的效应;该章也涉及被害人回应被害过程的各种方式。同时,我们也会简要评论被害人学文献中所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本章将始终考虑从总体上甄别对以被害人为中心的路径形成挑战的各种问题。在第二章中,我们会将重点转向以被害人为中心的决策。在该章中,我们将首先考察两种以社会福利为基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刑事司法制度而运行的措施。其中第一种涉及对遭受犯罪侵害的被害人给予国家补偿的规定;第二种则包含了被害人援助方案。以被害人为中心的政策回应与恢复性司法具有相同的“损害救济”目标,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与恢复性司法观念相互协调,即使它们既不像后者将重点放在犯罪人对被害人承担的个人责任上,又不涉及一个包容性的决定程序。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在表1.1中将其描述成一个单独的“福利模式”的原因。

在第三章中,我们将考察被传统刑事司法制度所接纳的以被害人为中心的某些主要措施。它们包括各种力图使再次被害(Secondary Victimization)的影响最小化、提高被害人参与该程序的能力或者以经济补偿的形式为被害人提供救济等措施。就已经被普通法司法制度所接纳的各种被害人参与措施而言,它们通常最多为被害人与刑事司法决定者(包括裁判者)之间进行交流提供一个单向通道,而缺少促进主要当事人之间对话的可能性。因此,它们既无法满足包容性参与的原则,又不能保持一种“平衡关注”。而这两点都是恢复性司法路径的标志。

在第四章中,我们论述的重点将从福利性措施和刑事司法措施转向恢复性司法路径及其与被害人的潜在关系。作者辨析了恢复性司法对刑事司法制度的各种批评,而且该批评与各种潜在“改革议程”及其对被害人的意义联系在一起。作者辨析了近期关于恢复性司法发展的政策措施,而且评价了其对被害人的影响。

在第五章中,依据从各个法域收集到的实证资料,作者评价恢复性司法程序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被害人的需求。

最后,第六章将从更具批评性的以被害人为中心的视角出发评价恢复性司法。这一视角来自于第一章所提出的有关问题。第六章评价恢复性司法的局限性;考察恢复性司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处理诸多被害人学文献所提出的有关担忧;赞同恢复性司法的主张即在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当事人的利益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无盗版(402+)
  • 体验差(86+)
  • 方便(201+)
  • 引人入胜(262+)
  • 内涵好书(451+)
  • 无水印(117+)
  • 购买多(257+)
  • 不亏(192+)
  • 四星好评(154+)
  • 书籍完整(566+)
  • 好评(576+)

下载评价

  • 网友 苍***如: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林***艳: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康***溪:

    强烈推荐!!!

  • 网友 孙***美: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龚***湄: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养***秋: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国***芳:

    五星好评

  • 网友 隗***杉: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