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之上(插图典藏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活着之上(插图典藏版)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终评第六名作品 首届路遥文学奖获奖一部可以影响和改变人生的作品:有人从这里看见社会,思考人生;有人从这里重新定义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国内深刻剖析高校腐败内幕的名家长篇小说!
内容简介:
阎真继《沧浪之水》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锋利的笔触揭开高校腐败的内幕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堕落,一切都是为了名利,而在大学里活得*好的就是那些不学无术的投机钻营分子。这些人极其聪明,能够利用任何机会,把握所有能为我所用的人际关系。但阎真的笔触不仅仅局限在这样的暴露上,他更写出了以“我”为代表的有良知有追求,但又在现实环境下无奈生存的另一类知识分子的真实境况。这些人虽然也屈服现实,然而,内心深处依然保持着一丝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向往。“我”的人生标杆,始终定位在曹雪芹身上,写出《红楼梦》的伟大作家,生前历尽患难,他从不向世俗低头,用生命铸就了影响后世千千万万读者的巨著。只要有这样的梦想在,那一缕精神的火苗就不会绝种。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阎真,湖南长沙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现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曾在天涯》(1995,海外版名《白雪红尘》)、《沧浪之水》(2001)、《因为女人》(2007)、《活着之上》(2014),理论著作《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2003),以及学术论文、散文等。有《阎真文集》五卷。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1
小时候曾看到很多人离开这个世界,这在鱼尾镇总是一件大事,也是我们的节日。鱼尾镇坐落在伸入流泽湖狭长陆地的尾巴上,只有一条泥土公路通向华源县城,非常寂寥。镇上每一点响动都是大事,比如谁谁两公婆吵架了,比如谁过生日请了多少桌,更何况谁家有人老去。
得到了消息我们会奔走相告,谁家死人了!静虚寺的和尚会来念经了!会放鞭炮了!令我们兴奋的是出殡。邻里们事先被告知吉时,就会在自家门前横卧一挂鞭炮,在出殡队伍过去时点起来,炸得震天地响,盖过了唢呐声。这是对逝者的敬意。孝子捧着遗像走在队伍前面,呜呜地哭,可谁家的鞭炮更长、更响,他心里都有数。那鞭炮声后面有很多意味,人情的厚薄,关系的亲疏,都在里面了。谁家出殡得到的鞭炮多、响,就有面子。这是人们议论的话题,不是小事。小镇上的人们除了穿衣吃饭,重要的事情就是人情和面子了,这几乎就是活着的理由。
威风的一次是镇长的妈妈去了,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横卧几排鞭炮,炸起来惊天动地。人们用手捂着耳朵,通街都是白色的浓烟,看不清对面的人,只见人影晃动。许多小孩的身影在烟雾中跳来跳去。很多人被呛得咳嗽,捂着鼻子,却没人愿离开这多年难得一见的热闹。浓烟散去,通街的鞭炮屑堆了有几寸厚,望过去就是一条红彤彤的街道,走在街上隔着鞋也会感到热烘烘的。这让大家羡慕了好多天,镇长到底是镇长啊!
让我们这群孩子眼红心动的就是那些鞭炮,孝子没有过去,大家都盯着,不能动,这是规矩。当孝子过去了,棺材过去了,吹唢呐的也过去了,就有大胆的孩子在烟雾的掩护下猫着腰冲上前去,一脚将鞭炮踢出几米远,想逃离主家的视线,准确地踏灭火头,一手捞起来,拖着,跑到人群之外,这鞭炮就是他的了。这时鞭炮的主人会骂起来,看清了还会提着名字骂,因为他的人情被截断了。抢到鞭炮的孩子扬扬得意,以英雄的豪迈对周围的孩子说:“捡几个烟屁股来,让你放几个,让你也放几个!”烟屁股找来了,点燃,轻轻吸着,把鞭炮引线凑上去,一颗一颗甩向空中,一根指头指着飞出的方向说:“听,听!”我的几个玩伴就这样学会了吸烟,成了铁杆烟民。他们的英雄气概激发了我的野心。终于有一回,我也明火执仗地从烟雾中抢出一挂鞭炮,顾不得有人在身后喊:“致远伢子,你不怕我叫你爸爸挑断你的脚筋!”那是特别长的一串,我找了根竹竿挑起来,吆喝着:“看,看!”在孩子丛中冲出冲进。大家都承认这是我的私有财产,没人上来打劫。我依着平时关系的远近分给他们几颗十几颗,很是得意。有几个更小的小孩抬头望着那一挂鞭炮,很是羡慕。我把竹竿放下去,在他们伸手刚够得着的时候又猛地弹上来,反复几次,哈哈大笑。其实那一次我特别倒霉,裤脚被炸开了,棉花裸露着卷了上来,被妈妈死骂一顿;还有李家的女人居然找上门来控诉我的罪行,反复叮嘱我爸,你家聂致远要好好管教。爸爸当时就脱下棉鞋来教育我,若不是爷爷横过拐杖拦着,我就得饱餐一顿死打。
这就是我对生命离去的初记忆。让我有点疑惑的是,对那些离去的人,很少有人再提及,包括他们的亲人。读三年级那年,要好的同学邓长乐的外婆去世了。那是一个和蔼的老人,经常塞给我们每人一块烤得焦黄的糍粑。这让我再去邓长乐家时想起了她,提到了她,可没人应我,他妈妈也不作声。我觉得有点惭愧,好像自己在催促那块糍粑。事后我又有点恐慌,一个人活了七八十年,一点痕迹没有,那不等于没活吗?这恐慌像电一样,一闪就过去了。
直到我爷爷离去,我才懂得了,离去是每个人都得面对的事情,包括我自己。意识到这一点,我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么简单的事实,以前怎么就没想到?都不能逃脱,爷爷他一个乡村教师能逃脱吗?我能逃脱吗?我刚懂事的时候,就看见爷爷的棺材放在他住的那间房子里,跟他睡的床只隔着一条过道。有几次我看见他把棺材抬到前坪,上下抹得干干净净。上个月是后一次,他笑眯眯地对我说:“这是后一次了。”望着爷爷在灯光下安静地躺着,我感到了幽深的黑暗,中间有一片更黑的阴影向我飘来,像一个张开双翼的神。
爸爸去县城请了静虚寺的和尚来念经。夜深了,我张开四肢趴在床上,听到清脆的木鱼声在黑暗中浮动,像从另一个世界传来,心中激起了震颤。那些前来帮忙的叔叔阿姨们在外面打麻将,欢笑声混着洗牌声从木鱼敲击声的缝隙中传了进来。我睡不着,从床上溜下来,灵堂里只剩下两个和尚在烛光中念经。我问老和尚说:“伯伯,我爷爷还会醒来吗?”老和尚说:“会的。人死了只是肉身死了,他会在轮回中重新托生为人。”我想象着爷爷会变成一个婴儿重新来到这个世上,又想着自己以前也是一个老人,想来想去想不清楚。我说:“伯伯,每个人都会重新生出来吗?”他说:“那要看他是不是一个好人,好人才有下世。”这让我很放心,爷爷他是一个好人;又让我很不放心,抢过人家的鞭炮还算不算个好人呢?
爷爷在棺材里躺了三天。出殡那天早上,我看见爸爸在数钱给那个和尚伯伯,心里非常惊讶,和尚怎么还会要钱呢?心中有怪怪的感觉。鞭炮响了起来,我看见爷爷躺在石灰上,神态安详,好像睡着了一样。爸爸把爷爷的头扶起来,将几本厚厚的书塞在他的头下,我看清了,是《石头记》,黑色的封面上就是这三个泛白的字。爸爸说,这是爷爷的遗嘱。好多次我看见爷爷在出太阳的时候搬了椅子坐在门前,把这书摊在膝上,老花眼镜夹在鼻间,手指点着书慢慢移动,晃着头在读。这景象持续了好多年。
爷爷就这样在鞭炮声中离去了。这让我知道了,这是每个人后的归宿。那是1982年,我十岁。
2
再一次看到《石头记》是十七年后。
那一年我考上京华大学历史学博士,乘火车去北京上学。天气很热,我把车窗打开,让风吹进来。在我对面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他说:“我们把铺位换一下行吗?年龄有这么一把了,禁不起风。”能换到迎风的那一边去,这正合我的心意。他把东西搬过来的时候,我发现他的枕头边有两本《石头记》,跟我当年看到过的版本不一样,要大很多。换好了我说:“小时候我家里也有几本《石头记》,没这么大。”他说:“这是影印本。”我说:“《石头记》就是《红楼梦》,这我知道。这本书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他说:“《红楼梦》在曹雪芹手中就叫《石头记》,《红楼梦》这个书名是曹雪芹身后由别人改的,大家都接受了。”
长者姓赵,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精密仪器的教授,台湾人。他一辈子的兴趣,不是精密仪器,而是《红楼梦》。他业余研究《红楼梦》已经三十多年,七年前退休后,就成为专业研究者了。谈起《红楼梦》,他连声说:“伟大,真的伟大呢!”一次次把拇指跷起来。我不敢接话,因为自己才看过一遍,也就记得宝玉黛玉几个人。他见我不接话,就不说了。
第二天中午到了北京。下车前他送我一本书,是他写的《红楼梦新探》。我翻了一下目录,似乎是一本考据学著作。
我到学校的时间比较早,离报到还有好几天。早来几天我是想先占一个位置好的床位。在麓城师大读研时,我的床位挨着宿舍门,靠窗的同学蚊帐一支起,光线就差了。更难受的是当宿舍门开着,谁在楼道经过都可以瞟见,干啥都得收敛一点。这让我别扭了三年。
京华大学的博士宿舍每间房只安排两个人,都靠窗,我早来是白早来了。闲得无聊,我买了辆旧单车去故宫颐和园玩了,这天早上又上了西山。
下午六点多钟我从西山下来,口渴得很,在山门想买瓶娃哈哈,一问价要四块,比超市贵了一倍不止,就没有买。下了山觉得口渴难忍,前面是看不到尽头的大路,就左拐上了一条小路,进了一个村庄,在小卖部买了瓶水,仰头一口气喝了。喝完水我看见旁边一个人也在买水,侧影有点面熟,原来是赵教授。我叫他一声,他认出了我,惊讶地说:“你也来这里了!”我说:“我从西山下来,找口水喝。”他的情绪收回去一点,说:“我以为你也是来这里拜谒呢。”“拜谒”这个词让我感到意外。他看出我的疑惑,说:“这就是曹雪芹当年写《石头记》的地方啊,门头村。曹雪芹仙逝以后也葬在这里,就在这附近。”
曹雪芹以前在我心里只是个名字,现在猛地鲜活起来。我说:“您是来看墓的吗?有故居吗?有墓吗?我想去磕三个头。”赵教授叹气说:“墓?没有。故居?也没有。连身世都可以说没有。他在西山脚下生活了几年?有说四年的,也有说十年的,所以说连身世都没有。离你我不到三百年啊,都飘逝了。”沉默一会又说:“他当年写作的那间茅草房,山村柴扉,满径蓬蒿,离这里应该不会超过五百米。”他踩一踩脚下的地,“葬身之地应该也不会超过一千米。我没有依据,也没有任何线索考证,我就这样觉得。我每次回国都要到这里来,这已经是第七次了。什么时候能发掘出一块小小的墓碑,那就是圣地了。”他连连叹气:“唉,唉,他太穷了,死时连一块碑也打不起。祥林嫂是穷死的,曹雪芹瓦灶绳床,举家喝粥,也是穷死的。康乾盛世的一代天才,就是这样穷死的。”我心中有些沉重,说:“如果曹雪芹确实葬在这里,没有墓碑那也是圣地。”又说:“这么伟大的人,怎么就没有人给他打块碑?”赵教授说:“由此可知他当年贫窘到什么地步。”
赵教授把我带到村头一棵槐树下,抚着树干,像抚摸一个孩子,说:“这棵老槐树,四年前我专门从植物园请了专家来,看了说有三百多年的树龄了,我相信曹雪芹是看见过它的。现在到处搞开发,北京城就要建到这里来了。这棵老槐树,我想保住,去海淀区园林局说了,人家说,可以啊,它跟曹雪芹有关,证据呢?曹雪芹一辈子怎么活过来的都没有证据,我怎么拿得出这槐树的证据?这也许就是曹雪芹当年留下的后一个遗迹,也保不住了。”
赵教授突然不说话了,抬头望着远处。我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前面就是墨绿的西山,太阳已经落下,山的后面浮起一片橙红,往上渐渐地颜色深了,是无边的淡紫。我说:“那是西山。”他仍望了前方说:“西山依旧在。”又说:“‘日望西山餐暮霞’,这是曹雪芹的朋友送给他的诗。他们那一群人很有点阿Q精神,都穷到只能喝粥了,还有心情感受碧水青山曲径遐、结庐西郊别样幽。没有这精神,就没有今天的《红楼梦》了。圣人跟一般人是不同的,他生活在别处,伟大呢!对曹雪芹来说,‘伟大’这个词实在是太苍白了。”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想象着当年曹雪芹和他的朋友在这暮色中行走,身影朦胧。我说:“到了现场,感受是不一样的呢。”
他请我在村边小店吃饭。坐下了,他对店主说:“拿瓶二锅头。”又望着我说:“曹雪芹当年也是爱喝酒的,嗜酒如狂。”我说:“陪您喝一杯。”喝着酒他说:“我一辈子的愿望就是想搞清几个问题,曹雪芹到底出生在哪年?有说1715年的,那是康熙五十四年;也有说1724年的,那是雍正二年。他家1728年正月被抄,那是有历史记载的。1724年?那抄家时他才三四岁,大观园里的锦衣玉食他怎么可能经历?没经历能写得出吗?能虚构一个贾宝玉,还能虚构那一大群女孩子?多么鲜活,天才也不行啊!1715年?那抄家时他多只有十三岁,也不可能有那么丰富细致的爱情体验吧!除了天才,真的就没有别的解释了。还有,他的亲生父亲到底是谁?是曹寅的亲生儿子曹颙呢,还是过继给曹寅当儿子的曹?他是不是曹寅的嫡亲孙子?也许是,也许不是。再就是,曹雪芹是哪年来到西山脚下,哪年去世的?《石头记》的大评家脂砚斋是男是女,跟曹雪芹是什么关系?八十回以后还有多少回,曹雪芹到底写完没有?这些问题困扰我几十年了,可能永远不会有答案了。”
他跟我碰一碰杯说:“与尔同销万古愁。”我说:“实在搞不清就算了,搞清了又有什么用呢?”他说:“搞清有什么用?你是历史博士,你懂的。”我有点惭愧,说:“是的,是的。”他说:“曹雪芹写出了人生的痛,特别是对那一群女孩子的心痛。他的心里是有痛的。那个痛啊!他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我这心里除了感受了他的心痛,还为他自己心痛。曹雪芹,如果人们对他的身世一无所知,他就成了一个符号。这太对不起他了,这是天大的委屈。我一辈子的努力就是想让他鲜活起来,落空了,太对不起他了。看苏东坡一生多么鲜活啊!一个人,他写了这么一部伟大著作,为什么就不愿在人间留下一份简历?这让我有点抱怨他,还有他身边的那几个朋友,为什么在他仙逝以后也不为他留下一份简历?为了这个我心痛几十年了。我一辈子的理想就是能成为一个见证者,一个圣人不能无人见证。如果能找到一页残稿,或者他画过的一张画,那情况就不同了。他生前曾卖画为生的。”我说:“现在名家的画很值钱,一张都卖几十万了。”他说:“几十万?那看是谁的画,雪芹的画,那是无价之宝!”我叹一声气说:“唉,我这人还是俗。”
从小店出来,我问赵教授怎么回去。他说:“我是不是在这里待一晚?我来这么多次了从没待过一晚。这是我的一个心愿,也感受一下雪芹当年在这月光下的心情。老了,身体慢慢不行了。这个愿望以后怕实现不了。”又说:“雪芹当年到底是不是生活在这里,那也是落实不了的。四十年前有个叫张永海的老人,说自己祖上在这里住了有三百年了,曾跟雪芹有过交往。谁知道呢?这个圣人,离我们不到三百年,身世几乎没有一点是落实的,可以想象他生前是多么卑微。”我说:“太遗憾了,太遗憾了!”他说:“也太委屈了。”交换了联系方式,我跟他握手道别,黑暗中我发现他眼角有泪,在微光中闪动。
在村口我跨着车,回头看见赵教授还站在老槐树下,一只手扶着那棵树,黑黑的一个身影一动不动。老槐树在深蓝的天空下撑开着清晰的轮廓。远处是西山,在天空之下静静地躺着,沉默着,显出千年的淡定。知了在夜中声嘶力竭地鸣唱。这是曹雪芹当年也听到过的声音。
回到学校已经十一点多钟。我直接上床,把《红楼梦新探》拿来翻看。赵教授漂洋越海来寻访一个逝去作家的踪迹,那一定是有理由的。书不厚,我把版本考据的部分忽略了,专看与曹雪芹家世生平有关的部分。天刚亮的时候我看完了,突然感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流下了眼泪,痒痒地、涩涩地停在腮边,渐渐有了一点凉意。古人的苦难在后人心中总是非常淡漠,可对经历者来说,却是日积月累寸寸血泪的承受。就在这一瞬间,通过那蛛丝马迹般毫不连贯的行迹,我似乎触摸到了曹雪芹生命的温热,感受到历史的雪山融解之时那似有似无的簌簌之声。像他这样一位千年一遇的天才,风华襟抱浩渺无涯,才情学识深不可测,他的无限情怀,无限感叹,都使人对其人其事无限向往。这样一个曾经存在的生命,在某个历史瞬间,在某个寂寞的角落,过着贫窘的日子,却干着一件伟大而不求回报的事情。他生前是那么渺小,卑微,凄清,贫窘,不能不令人对天道的公正怀有极深的怀疑;可他又生活得那样从容,淡定,优雅,自信,好像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人。
这样想着我有了一种久违的熟悉而陌生的感动,一种曾经体验过的力量让自己从世俗生存之中超拔出来。我也曾认为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理所当然的境界,但世俗生存的巨大压力将它掩埋了。经过一百次的思考,我觉得那种理所当然并非理所当然,并没有一种比现实更强大的力量予以证明。既然不能证明,哪怕是一个博士,那我也只是一个活着的人罢了,如此而已。既然如此,自己也就有了以现世的自我的眼光去选择一切的权利。现世的自我,在时间和空间上确定了价值和意义的边界。这是一个聪明人经过一百次思考后得出的坚如磐石的人生哲学。可是,曹雪芹不为名不为利,他为了啥?他比我傻?我想到的问题他没有想过吗?他真的是令人迷醉而迷惑,昭示着对世界的另外一种理解。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那坚如磐石的信念被震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痕。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一个学者,除非他真正才华横溢,谁也压不住,不然不沟通就很难出头。沟通,现在叫做公关,从前叫拜码头。公关就是攻关,攻下那道关,这就是目标,目标就是一切,公平正义和人格清高都没办法讲。你攻不了就过不了那道关,于是,别人发表了你发表不了,别人能毕业你毕不了业,别人评优了你评不上,别人搞到项目你搞不到,别人提上教授你提不上,别人有了钱有了好生活有了尊严你没有。总之,别人有的一切你都没有。
我问蒙天舒哪天去广州,想着如果住一间房,就可以省几百块钱住宿费。他说:“我得提前两天去,顺便去看看一个亲戚。火车票早就买好了。你呢?”我说:“我肯定是报到那天去吧,早去一天又要我多花几百块宾馆钱。”
去白云宾馆报到那天,我在电梯口见到了蒙天舒,他正提着一个行箱送一位老先生去房间。我正想热情地招呼一声,他抢先点了点头示意一下,也不说话。见他这么默然,我只好把喉咙里的话咽了下去,也点点头。
不一会儿,张维到房间来找我,寒暄一会儿他说:“你们院里来的那个蒙老师,在我们这里当志愿者都有两三天了,去机场火车站接人都好几趟了。”我说:“他不会什么人都去接吧?”他说:“他去接的都是名教授、名刊编辑,我们院里搞接待的都要生气了,难道我们接待不周全,要你来插一手?他吧,女的送一只头饰,男的送几包好烟,摆平了。现在都成了我们接待组的核心成员了。只是接待组的人谁都要接待,他只接待名人,一般的人不找边。这两天在这里上蹿下跳的,比谁都忙。刚才就在送《历史评论)》主编罗天渺回房间。”我说:“怪不得见了我他不作声,就眨巴眨巴眼,可能是不想让我也认识了罗天渺。那些名教授、名编辑又不是一般的人,就读不懂他?”他说:“懂啊!你我都懂,他们不懂?可谁又会拒绝别人对自己的殷勤呢?”我叹气说:“这年头要成功,真的要把人性的弱点利用到极致。我怎么就没这个勇气?仔细想想,自己也不比谁傻。”他说:“我去年暑假到乌鲁木齐开会看见他,上个月我们院里有人到沈阳开会也看见他,这人是空中飞人,一年到头在外面赶场子,关系网先编起来,再慢地织紧织密,前途不可限量啊!你得学啊!”我说:“我这人没有用,真的没有用。”他说:“说没用那是没有用的,那真的是没有用的。谁规定了他天生有用,你天生没有用?你老是跟自己说没有用,真的就没有用了,不然怎么说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不了自已,几年几年就被边缘化...
他说:“现在还没有标准?那肯定有的,学术没标准那还叫学术?可现在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标准,那就是关系,它可以把什么都翻过来。”
一个学者,除非他真正才华横溢,谁也压不住,不然不沟通就很难出头。
你不可能对身边的人“搞到”无动于衷。商人想搞到钱,不想搞到就不是商人了;从政者想搞到位子,不想搞到就不是从政者了。这是生活现实。知识分子想搞到学问和社会责任,不想搞到就不是知识分子……
一个年轻人,如果没有好的家庭背景,就没有好的成长平台,想要他自己挣扎出来,除非他才华出众,又是拼命三郎,否则希望是多么渺茫。
一个男人,向自己的女人倾诉委屈,那就太可悲了。
一个人活了七八十年,一点痕迹没有,那不等于没活吗?
生活像坚硬的墙,在这堵墙面前,一个人不能硬生生去撞它,而只能变得柔软,从墙的缝隙溜过去。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终评第六名作品
首届路遥文学奖获奖小说
总有一种力量让你超过平庸,一部可以影响和改变人生的作品。
有人从这里看见社会,思考人生;有人从这里重新定义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1.当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史、生活史、遭遇史。
2.一部具有时代精神标杆意义的作品:为我们设置了超脱于金钱与权力之外的另一种追求,即“活着”上面的更高价值。
3.直击学术腐败,直面生活潜规则。
阎真说:这部作品主要揭示的是:钱和权,这是时代的巨型话语,它们不动声色,但都坚定地展示着自身那巨轮般的力量。
媒体评论
《活着之上》是艰巨的精神叙事。阎真的小说一直是与地心引力的斗争,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力图证明:人不是注定如此的动物,人的光荣是在不可能中探求可能。
——著名文学评论家 李敬泽
现时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史、生活史、遭遇史。没有拔高也没有虚饰,但内心有着执着和向往,伴随着妥协、挣扎、痛苦。在梦中的曹雪芹和世上的聂致远之间的虚衔处,恰恰是我们精神的生机所在。
——著名文学评论家,《人民文学》主编 施战军
该作品以很小的切入点挖了一口深井,通过文风和学风的问题反映了世风的问题。
——著名文学评论家 白烨
冷静的观察,深沉的反思,精微的描写,处处显示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坚确精神和叙事自觉。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博导 李建军
小说写的是生活小事,人们已司空见惯,没有纠结,没有反思,甚至认为理所当然。当作者把这些小事聚集在一起,就会激发反思,以至震撼。小说通过凡人小事表现了当代生活的大命题。
——著名作家,《曾国藩》作者 唐浩明
书籍介绍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终评第六名作品
首届路遥文学奖获奖小说
阎真继《沧浪之水》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锋利的笔触揭开高校腐败的内幕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堕落,一切都是为了名利,而在大学里活得*好的就是那些不学无术的投机钻营分子。这些人极其聪明,能够利用任何机会,把握所有能为我所用的人际关系。但阎真的笔触不仅仅局限在这样的暴露上,他更写出了以“我”为代表的有良知有追求,但又在现实环境下无奈生存的另一类知识分子的真实境况。这些人虽然也屈服现实,然而,内心深处依然保持着一丝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向往。“我”的人生标杆,始终定位在曹雪芹身上,写出《红楼梦》的伟大作家,生前历尽患难,他从不向世俗低头,用生命铸就了影响后世千千万万读者的巨著。只要有这样的梦想在,那一缕精神的火苗就不会绝种。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pdf(327+)
- 博大精深(674+)
- 三星好评(359+)
- 引人入胜(402+)
- 服务好(204+)
- 字体合适(65+)
- 图文清晰(661+)
- 下载速度快(346+)
- 购买多(321+)
- 内涵好书(239+)
下载评价
- 网友 潘***丽: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相***儿: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冉***兮: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堵***洁:
好用,支持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陈***秋: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习***蓉:
品相完美
- 网友 龚***湄: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康***溪:
强烈推荐!!!
- 网友 常***翠: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堵***格:
OK,还可以
- 网友 沈***松: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融***华:
下载速度还可以
喜欢"活着之上(插图典藏版)"的人也看了
千家诗 影响孩子一生的国学启蒙经典(注音彩图版)一二三年级儿童文学小学生课外阅读必读名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山水中国:闽台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全国68所小学英语升学夺冠 新考题大集结(修5)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魏碑大观(全二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LANDSCAPE DESIGN:PROMENADES(漫步空间)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用书 社区护理学 第二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2024 士师中级职称考试 2023人卫版 口腔医学技术士师中级职称考试 考试指导教材 口腔医学技术初级 人民卫生出版社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可搭配购买丁震军医版考试用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万事不求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肉制品加工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9787111460312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道长书海海人生 横尾忠则自传 波普艺术 迷幻 原研哉 三岛由纪夫 手工艺 日本设计六十年 艺术不撒谎 知日 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小塞尔采蓝莓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玩全欧洲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了不起的艾迪(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语文(九年级上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即兴口语表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9787111434924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小学英语字帖(套装全4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恐龙奇遇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