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学术文库)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学术文库)精美图片
》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学术文库)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学术文库)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7603578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8
  • 页数:464
  • 价格:65.9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分两部分,分别考述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的起源问题,是作者在《姓氏起源新论》《商周称谓与中国古代避讳起源》诸学术论文之基础上,系根据新出出土文献及发掘既有文史资料写成。所论“姓氏涵义”“姓氏学家对姓与氏区别与界定”“西周封建、册命同姓与赐姓命氏”“周代礼制、礼俗所见同姓、异姓之等级与待遇”“氏为远古所传,姓为西周所重”“称谓的社会等级制”“商周称谓之考察”“名字、爵号、谥号、庙号与避讳心理的演化”“先秦礼书所载之讳礼”“由避讳制溯论其原始禁忌形态”等问题,考证谨严,精见迭出,是迄今为止关于姓氏与避讳起源研究的集成之作,同时也是国人学习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知识的读之书。


书籍目录:

自序/1

壹、古代姓氏之起源/1

一、 姓、氏字形與涵義/2

(一) “姓”字字形與涵義/2

(二) “氏”字字形與涵義/8

二、 姓氏與血緣程度之界定/21

三、 姓、氏數量及其起源先後/35

(一) 古姓數量與時代/36

(二) 古氏數量與時代/45

(三) 姓氏數量與時代論衡/53

四、 賜姓命氏之時代性/57

(一) 婦人稱姓之時代/57

(二) 賜姓命氏之時代/65

五、 西周封建、册命與賜姓命氏/78

(一) 西周封建册命同姓/78

(二) 西周封建册命異姓/84

(三) 賜姓册命文獻舉證/102

六、 周代禮制、禮俗所見同姓、異姓之等級與待遇/109

(一) 朝聘盟誓/110

(二) 作揖親疏/112

(三) 車旗服飾/112

(四) 政策謀劃/113

(五) 同姓蕃屏/113

(六) 外婚聯姻/115

(七) 喪祭臨弔/117

(八) 重罪輕刑/118

七、 姓氏起源研究之反思/120

(一) 氏族、世族血緣之認定/120

(二) 血緣姓氏與母系氏族社會再檢討/124

(三) 《左傳》所記賜姓命氏求實/163

八、 遠古傳“氏”與西周創“姓”/182

貳、古代避諱之起源/190

一、 稱謂的社會等級制/191

(一) 文獻中的等級稱謂制/192

(二) 《春秋》書法所反映的等級制/220

二、 商周動態稱謂之考察/229

(一) 先秦典籍中的動態稱謂/231

(二) 簡牘中的動態稱謂/247

(三) 金文中的動態稱謂/254

(四) 甲骨卜辭中的動態稱謂/267

(五) 從等級稱謂制看其所包含的諱名因素/277

三、 名字、爵號、謚號、廟號與避諱心理的演化/280

(一) 命名取字心理與避諱習俗之進化/280

(二) 爵號、謚號、廟號起源與稱謂制、諱名制之關係/290

四、 先秦禮書所載之諱禮/322

(一) 宗法、等級社會中的諱禮/322

(二) 避諱實例辨證/334

(三) 宗法制的避諱禮俗和社會等級制的諱名傾向/367

五、 由避諱制溯論其原始禁忌形態/368

(一) 原始民族的名字禁忌/368

(二) 商周鬼神思想與上古宗教意識/373

(三) 對中國古代諱名習俗起源之推測/382

引用書目/385

主題詞索引/421

後記/447


作者介绍:

虞万里,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著有《榆枋斋学术论集》、《上博馆藏楚竹书综合研究》等。整理古籍和近人学术著作二百馀万字。在《文史》、《国学研究》、《中国文哲研究集刊》、《文学遗产》、《汉学研究》、《古汉语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约二百万字。其中多篇论文和著作曾获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二等奖,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二等、三等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姓氏是一個無人不曉的詞,但很少有人知道姓與氏含義不同,來源各異。少數人雖然知道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三代之後,姓氏合二马一,又有誰知道我國遠古只有氏而無姓?姓是周武王克商以後,分封三恪二王和其他一些著名氏族的特殊稱號,是姬周安撫、穩定時局,結交、聯姻異族的政策和策略。姓是特定歷史下的產物,隨著姬周的滅亡而與氏合二為一,合稱姓氏,混而不别。所以,歷朝歷代積澱下來的姓氏雖超過三萬,而真正的古姓卻不滿五十。揭開歷史的谜底,讓你知道自己的姓和氏。

避諱與每個人的名相關。今人知道名字是一個人有别於他人的稱謂,卻少有人知道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名與字含義不同卻又有聯繁,古人的字是他本名的另一種表述,是他本人的品德表徵,這就是所謂“字以表德”。古人二十而取字,所謂“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在堂皇的“敬其名也”的背後,其實就是要諱其名。爲什麽要諱名?表面看來是周代禮制的規定,實質卻受到遠古先民珍名心理的支配。珍名心理與巫術有關,先民將個人名字視爲身體的一部分,一旦被人知曉,便可能危及自身,所以必須珍視保護,另取一字,以代其名。避諱由宗法推衍到社會,於是產生稱謚號、稱官職、稱廟號之種種避諱方法,形成中國古代特殊的稱謂系統。


书籍介绍

《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分两部分,分别考述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的起源问题,是作者在《姓氏起源新论》《商周称谓与中国古代避讳起源》诸学术论文之基础上,系根据新出出土文献及发掘既有文史资料写成。所论“姓氏涵义”“姓氏学家对姓与氏区别与界定”“西周封建、册命同姓与赐姓命氏”“周代礼制、礼俗所见同姓、异姓之等级与待遇”“氏为远古所传,姓为西周所重”“称谓的社会等级制”“商周称谓之考察”“名字、爵号、谥号、庙号与避讳心理的演化”“先秦礼书所载之讳礼”“由避讳制溯论其原始禁忌形态”等问题,考证谨严,精见迭出,是迄今为止关于姓氏与避讳起源研究的集成之作,同时也是国人学习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知识的读之书。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微信读书(258+)
  • 快捷(191+)
  • 盗版少(82+)
  • 中评多(184+)
  • 无盗版(582+)
  • 无颠倒(106+)
  • mobi(618+)
  • 值得购买(305+)

下载评价

  • 网友 饶***丽: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辛***玮: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冯***丽: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国***舒: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苍***如: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芮***枫: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汪***豪: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林***艳: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孙***夏: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邱***洋: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通***蕊: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随机推荐